网上有关“和平饭店伊藤夫妇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和平饭店伊藤夫妇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日本特工。和平饭店伊藤夫妇是日本特工 。剧中伊藤夫妇是作为日本政府负责对外关系事务的最高机关的外务省的代表,日下步大佐、香稚将军是作为侵华的主要力量在伪满进行殖民统治的日军关东军的代表,剧中政敌的关系其实指的是日本军部和政府之间的矛盾。这是一部由海润影视 、主题传奇等联合出品 ,李骏、白涛执导,张莱担任编剧的电视剧。
上世纪20—30年代初,中国与德国曾度过了一段“蜜月”时期 ,双方的军火交易、经济贸易不断扩大,中德官方 、民间均有较为频繁的交往 。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 ,在国内致力于“铸造刀剑 ”准备发动战争,其对外政策,旨在“保护铸造刀剑的工作并寻求战友” ,就是说以外交活动掩饰备战。为了扩大德国在远东的势力与影响,并为其战备经济的需要,德国利用了之前与中国建立的良好关系,加强与中国在各方面的合作 ,同时企图对中国施加影响,尽量不使它靠拢苏联。
当时,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而实力弱小的大国 。希特勒正是看到这一点 ,认为中国既有利可图又容易驾驭,特别是中国当权者对德国屡表亲善,在军事上、工业上于德国有所依赖 ,所以德国政府把中国当成其远东棋盘上一个值得重视也易于调动的棋子。
在远东,希特勒对日本和中国各有打算:对日政策旨在摆脱德国外交上的孤立,寻求盟友;对华政策则为德国的扩军备战谋求实利(这里主要是指获得军备原料)。所以 ,在远东冲突中,德国保持中立,有时对中国抱同情态度 。在维持同南京政府关系的同时 ,德国力图不直接卷入中国内争的漩涡。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后,仍对同中国进行军事、经济合作抱有较大兴趣,除因为急需中国的战略原料和农产品外 ,还由于德国政府一些人认为《反共产国际协定》表明德国偏向日本,使中国对德国产生了疑虑,为在中日之间保持平衡外交 ,必须对中国进行“补偿”,而且德国始终愿意同中国做生意。
希特勒虽然决意结盟日本,但在中日争端尚未白热化 ,还有回旋余地的情况下,也不愿放弃德国在华的经济利益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德关系的发展。但德国基于经济利益和战略上的考虑,继续在中日之间采取中立政策,中德关系暂时得以维持。
德国对七七事变采取中立态度 ,主要因为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德国不赞成中日冲突升级,担心日本陷入侵华泥潭,减少日本牵制苏联的战略作用。
第二 ,德日在政治上结盟,德国不会得罪日本,但它不愿放弃中国 ,丧失在华的经济和军事利益;也不愿因支持日本,过早地同英美国家发生冲实 。
第三,德国认为“七七事变 ”只是地方性事件 ,7月13日,狄克逊在给德国外交部的报告中认为日本的策略是“把事件局限在华北”。
既然中日冲突是地方性事件,德国还没有到在中日之间二者必择其一的时候 ,没有必要立即同日本绑在同一辆战车上。
第四,德日在势力范围的划分上存在着矛盾 。希特勒担心,如果日本独占中国 ,将会为日后日本乘德国在欧洲与英法鏖战之机,夺取这些国家在亚洲的殖民地创造条件。
八一三事变后,德国认识到中日冲突已不再是“地方性事件”,因而对中国态度又发生了变化。德国政府内分成两派 ,一派以戈林和宣传部长戈培尔为首,主张拉拢日 、意,对抗美、英、法 、苏;另一派以布隆白、牛赖特和沙赫特为首 ,认为德国对抗英、美 、法、苏,挑起世界大战的时机还未成熟,亲日、意是危险的 ,主张在中日战争中仍需保持中立 。后者暂居优势,德国因此继续维持中立原则。
但德国的远东政策遭到日本的反对。日本对德国在七七事变后仍向中国输送军火大为不满,多次同德国政府交涉 ,并以退出《反共产国际协定》相要挟 。德国也担心中日战争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实力,会削弱对抗苏联的力量,如果中国倒向苏联 ,将增加德国称霸世界的阻力。
更为重要的是,德国担心中日战争升级会破坏德国的世界战略。日本鲸吞中国,必然触及英国在华利益,日、英冲突不可避免 。而德国同日本在政治上已结盟 ,日 、英冲突必然会导致德、英关系的恶化。这些因素构成了德国调停中日冲突的内在动因。在中日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德国希望促成中日双方停战,以实现它在远东的战略意图。“陶德曼调停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
在调停过程中 ,德国在中日之间仍坚持传统的中立政策,向双方施加压力,要求停战谈判。同时 ,德国仍暗地里同中国做军火生意,德国军事顾问也仍在中国抗日前线。这种政策直到1938年初才发生根本变化 。
1938年初,希特勒准备立即进攻中欧 ,吞并奥、捷,提前实施称霸世界的战略计划。希特勒对德国政府进行大改组,改组后的德国政府迅速调整对华政策 ,2月承认伪满洲国,3月停止招收中国军事学员,5月停运军火,7月召回驻华军事顾问。中国向德国政府提出严重抗议 ,中德关系急骤恶化 。
德国改变对华政策,急欲结成新的德日联盟以对抗英 、法,却未能如愿。日本统治集团在侵华战略指导思想上存在严重分歧 ,直接进行侵华战争的陆军将领为摆脱日本在国际上的孤立局面,对同德国合作持积极态度;而外务省和海军将领则担心同德国结盟,会使日本过早地公开与西方国家为敌。
1938年8月 ,日本外务省和陆海军部各自向驻德大使和陆海军武官下达了不同的指令,致使日方在谈判时没有一致的方案,日德谈判无法顺利进行 ,结盟问题也就搁置起来 。
德国在同日本谈判受挫的情况下,鉴于侵略奥地利、捷克导致欧洲上空战云密布,为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 ,加紧储藏战略原料,又把目光转向中国。中国经过一年时间的对日作战,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急待补充 ,也愿意就军火交易同德国接触。
1938年10月4日,孔祥熙同德国代表佛德博士 、普莱上校在重庆签订货物互换及贷款合同,期限一年 ,系“贸易”性质 。德国向中国提供1亿马克贷款;中国每月供给德国价值800万马克的原料,在德国的中国海军军官可以继续受训。
但此后,情况急转直下。在日本的再三要求下 ,德国从中国召回了军事顾问团,德国的对华贸易也在日本的催促下迅速中止。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希望日本进攻苏联 ,7月1日宣布承认汪伪政权 。2日,中国宣布同德国断交。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对德宣战。此时 ,德国在欧洲战场已陷入泥潭,更别说调兵进攻中国了 。
关于“和平饭店伊藤夫妇是谁?”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gaijue]投稿,不代表蝶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yifang.cn/news/227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蝶硕号的签约作者“gaijue”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和平饭店伊藤夫妇是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和平饭店伊藤夫妇是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日本特...
文章不错《和平饭店伊藤夫妇是谁-》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