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如何解读诗经里面的诗歌《蒹葭》? ”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解读诗经里面的诗歌《蒹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关于这首诗的诗旨,历来意见分歧 。归纳起来 ,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源自《毛诗序》:“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 ,将无以固其国焉。”二是“招贤 ”说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 ,而人慕而思见之 ”;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三是“爱情”说。今人蓝菊有 、杨任之、樊树云、高亭 、吕恢文等均持“恋歌 ”说 。如吕恢文说:“这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 ,诗人陷入烦恼。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今人多从爱情说 。
全诗三章重叠,结构完全相同,意思大体相仿。各章均可划分为四个层次:首二句以蒹葭起兴 ,展现了一幅河上秋色图,营造了一种在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色彩的境界,对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难即的爱情 ,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心境烘托作用。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主人公在河畔徜徉,凝望追寻河对岸的“伊人” 。“在水一方”是隔绝不通,意味着追求艰难 ,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抒情主人公虽望穿秋水 、执著追求,但“伊人 ”始终飘渺阻隔。可望难即,故而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绪和空虚惆怅的情致。以下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 ,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境界这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述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无穷 ,征途漫漫无尽,示意终不可达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描画顺流追寻时的幻象:行程处处顺畅 ,伊人时时宛在,然而终不可近也。既逆流,又顺流 ,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不是逆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 ,终归不得 。
方玉润说此诗“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 ”绝唱一词,《蒹葭》确实当得起 。
关于“如何解读诗经里面的诗歌《蒹葭》?”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oqiqu]投稿,不代表蝶硕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aiyifang.cn/news/225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蝶硕号的签约作者“aoqiqu”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解读诗经里面的诗歌《蒹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解读诗经里面的诗歌《蒹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如何解读诗经里面的诗歌《蒹葭》?》内容很有帮助